· 阅读时长:5 分钟
如何发现 “产品”
如何发现“点子”,什么是好主意,哪些可以作为“产品”来进行开发。
背景
一直很好奇,甚至有点羡慕推特上那些“独立开发者”。他们有各种各种的产品。刷了好多推之后不免会问自己,他们是如何想起来的,他们为什么认为这东西有市场?我如何有自己的产品,如何有自己的点子。最主要的是,如何想他们一样可以把自己的东西卖出去,并获得客观的收入。
观察
在不断地刷推特期间,总会带着上面的疑问,去留意那些成功的独立开发者们。
随着OpenAI的ChatGPT的火爆,各种创意的产品层出不穷。
套壳:
移动端比较成功的对接各家的套壳API,相当火爆,这个产品比较有意思的是他将API的功能放到的键盘的扩展里面。这个是非常有创意的想法。最开始他的应用也仅仅是一个只兼容ChatGPT的简单工具。随着他不断迭代,兼容后边不断出现的其他家API。这个在ChatGPT刚出现的时候自己也有想做出一个的想法,有这样想法的原因仅仅是我自己会iOS开发,做一个很好玩。后来由于自身的原因放弃了(这也是为什么没有自己产品的原因,后边会专门的做自我剖析的说明总结)。随着作者的更新,键盘扩展的出现,让我看了作者厉害之处,不得不佩服。 这就更短了我想做一个类似的应用的想法。
模型
移动端图片的语音检索, 这应该也是给我触动比较大的一个应用。最开始是在v2上看到的,作者进行了开源,第一眼的感觉是“这东西不就是一个图片检索码,要这个干啥,谁会用啊”然后就关闭了这个链接。在半年后的推特上有其他人分享成功案例时,它出现在了列表中。这才点开了作者的博客,作者详细介绍了这个应用如何出现的前前后后。作者的盈利状况,最好时竟然可以收入 2~3w 。作者也是大气,在这个应用自然流量可以达到3k左右的时候进行了开源(虽然中文模型没有放出来)。
仔细看了下代码,做的事情真的很简单:输入自然语句,查找显示图片。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业务流程。
这也再次打破我的固有认知:产品是一个复杂的业务流程,满足强需求的东西才有市场
还有很多满大街的,工具网站。数据格式化等等。都是简单的场景应用,这应该是最早的最简单的工具。这里说的简单是业务场景简单,不是说实现起来简单,当然也有实现起来很简单的。一直没有留意这个圈子,后来才慢慢了解到这些站的流量是很恐怖的。
火兔兔
本来不想写了,但是这个太典型了。在作者开始在推特上, 不断更新从0到1 的推特是,想着作者很厉害,有极客的特质,这个东西真做出来了,让小朋友玩听好了。不过能大卖有点难。脑海里不断涌现出很多需要克服未知的场景。这自己设计不好看,这谁来生产?如何去买?。一想就头大。没了想法。
一些思考
产品:一个满足需求的工具。
哪怕这个需求很简单,只要能满足需求,比人愿意付费,这就是一个产品。